以前,苏浙沪农村家家户户砌灶时,泥瓦匠“土画师”会在灶头的各个部位描绘各种图案装饰,崇明人把这种画在灶头上的画称为“灶花”。 “灶花”主要以黑色线条勾勒为主,在雪白的灶壁上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画的四周还配以黑色裙边,更富于装饰性和立体感,后又逐渐由单一黑色发展成色彩鲜艳的红蓝黑白相杂。灶花绘画方法独特,是一种湿壁画法,即灶头砌成后,灶上所粉饰的石灰尚未干燥,泥瓦匠即挥笔在上作画,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和自然挥发,整个灶面渐干,上面的画作就能历经数十年而不变色。
崇明灶花在题材选取上极具时代气息,早期内容以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为主,并辅以花草图案及“回纹”、“方格纹”、“八结”等线条装饰,构图比较简单。建国后,大家普遍用旭日东升、劳动最光荣、学大寨等图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又陆续出现了六畜兴旺、花鸟鱼虫、神话传说、山川景物等题材,而如今更是常见以生态岛等为主题的“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