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刚传出亏损的滴滴,要裁员了。2月15日,滴滴CEO程维宣布,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15%。
而令人困惑的是,占据国内网约车市场大多数的滴滴,加上近30%的司机抽成,为何还在亏损?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与对车主的补贴有关外,大额投资并购同样充斥着滴滴的整个2018年,且数额远超前者。
停不下来的补贴
滴滴的补贴一直没有停止,并有所增加。根据滴滴内部信,滴滴2018上半年对于司机和乘客的补贴已经超过了117亿人民币。补贴的对象在2018年逐渐由“乘客+车主”转变为车主。程维曾在2018年Q3的内部信中说,“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人民币。我们出行业务对应GMV的平均TakeRate约为16%,绝大部分返还给了司机和乘客,公司整体对应GMV的毛利率只有1.6%。上半年,包括司机高峰期补贴、接单和服务奖励、乘客优惠等在内的总补贴返还金额超过117亿人民币。”
另外,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出来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8年持续巨额亏损,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人民币。同时,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共计113亿元。基于程维说过上半年亏损40亿,也就是说,滴滴在2018年下半年的亏损达到68.6亿元。
在郑州空姐事件之后,监管部门对网约车司机的审核也变得更加严格。同时,滴滴对司机的审核也更加严格,顺风车业务也被下线。
记者了解到,各地网约车政策的落地和执行也越来越严格,很多司机选择观望或离开,致滴滴车主数量大幅下降。为了维持一定接单率,滴滴不得不持续投入补贴以维持供给。这从春节期间尤为明显的打车难就不难看出。
而一位滴滴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补贴是为了提高单均收入,让平时认为出车不划算的司机,感受到单均收入值得买他们的时间了。有了补贴,有了灵活机动的兼职司机,我们才有可能在高峰时段高效地叫到车。这也解答了为何滴滴不愿采取降低抽成比例同时减少补贴的运营策略。
投资频频迅猛扩张
尽管百亿亏损,滴滴也从未停止对外野蛮扩张。
2019年1月2日,滴滴“金融服务”频道在滴滴产品端悄然上线,已上线产品包括重大疾病互助、大病筹款产品,以及健康险、理财、车险等。可见,滴滴的触角早已不仅仅是网约车业务本身,根据官网,滴滴的业务囊括小桔车服、智能驾驶、共享单车(青桔出行)、交通大数据等,而每一项业务都需要资本备书。
根据公开数据粗略估算,滴滴2018年对外投资、并购的支出保守估计约为208亿人民币,一些未知金额的投资未计算在内。就在近日,滴滴完成对印度经济连锁酒店OYO的战略投资,投资金额1亿美元。
2018年一年滴滴的投资、并购包括6000万投资车载无人货架魔急便、3亿美元投资人人车、10亿美金注资小桔车和10亿美元收购巴西共享出行99Taxis等12笔。
曾经有分析师根据滴滴公开信中的数据估算,除去运营,滴滴在每单的平均获利大约为2.5至3人民币。很明显,这样的营收不足以支撑滴滴在外动辄10亿美元的“买买买”。
业内分析认为,以滴滴庞大的交易量,它本该和淘宝京东一样,光靠抽成就能实现盈利,但是滴滴步子迈得太大了,还没等主营业务盈利就疯狂地扩张版图,这就导致滴滴没有太多的精力精细化运营网约车业务。
隐性运营成本较高
此外,目前滴滴公司的员工总数有13000多人,作为互联网公司,用人成本本来就不低。据拉勾网显示,滴滴目前有461个在招职位,薪资分布从2k到70k不等,25-50k的岗位占比55%,可见其是滴滴主要招聘的岗位薪资标准,如果按照这个量级来计算,滴滴出行每年仅薪资支出就达数十亿。同时,滴滴去年光短信费用一项就花了近9亿元。
还有一个隐性成本,滴滴或许不会对外公布,那就是交管部门的抓车成本,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8年7月2日,有媒体曾经报道过北京交管一天抓到了54辆所谓的“黑车”,每辆罚款1万-1.5万,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滴滴快车。而这个费用滴滴会承担。按照上述的数据来推算,仅北京一个城市,一年的罚款费用可能就超过2亿。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个成本粗略算下来可能得数十亿元。
知情人士观点称,“此次滴滴出行被曝出亏损业绩单,从表面看是将亏损推脱到了对司机的补贴上,为持续亏损找到一个借口。”透过事件背后,在滴滴出行IPO受阻,在模式发展遭遇争议背景下,被曝光的亏损成绩单其实是向股东们施压。
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出行,从最早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开始,多个资本巨头曾对其爱护有加,经过6年发展,滴滴出行至今已至少完成9轮、总额超200亿美元融资。
“即使滴滴出行的资金还能持续,但要将滴滴出行的故事讲下去,接下来如何延续?资本无疑是必要的条件。”另有业内人士说,在滴滴出行IPO遥遥无期的大背景下,公布亏损业绩对股东施压嫌疑溢于言表。
网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