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据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经济参考报》刊发题为《伪概念催生人工智能行业“泡沫”》的报道。文章称,在政策引导和资本大量涌入下,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迎来空前繁荣。记者走访业内相关企业和专家发现,市场上人工智能概念众多,除了技术突破,还有伪概念下的虚假繁荣,助推了行业“泡沫”的出现。近期,国内外一些人工智能企业接连倒闭,业内预警,经过大浪淘沙,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或将迎来“倒闭潮”,加速该行业调整。
近期,各方高度关注的人工智能行业出现了“大规模倒闭”的预期。腾讯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称,初步估算,中美倒闭企业总数超过50家。
根据该报告,人工智能经过创业持续火爆增长的两年高峰期,在2017年,产业开始进入休整阶段。2013至2015两年间快速发展下积压的众多市场矛盾出现爆发的前兆。截至2017年6月份,智能无人机、餐厅机器人、虚拟助理、智能硬件等领域和行业已初显颓势。根据研报,2017年,很多无人机领域的公司资金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亿航、零度相继大幅裁人。机器人服务员是噱头,早期几家均倒闭。
对此,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立宁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时间与过程,目前整个行业有些过热和盲目,出现泡沫和倒闭很正常。和早些年的机器人、纳米科技等前沿领域一样,市场本身存在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过程。“随着小企业的倒闭,未来一定会达到一个平衡:大的把小的整合了,出现大的公司和稳定的发展板块。这符合前沿科技发展的规律。”
业内分析,两个原因加速人工智能行业调整步伐。
一是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和投资过热,出现了“虚火”和“伪创新”、伪概念。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2542家,美国拥有1078家,占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量的42%;中国拥有592家,占据23%,排名第二。美国AI公司总融资金额达978亿元,占据全球总融资的50.1%;中国以635亿元位居第二,占比33.18%。
腾讯研究院相关人士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矛盾有两个:一是投资需求大而创业项目供给减少;二是市场期望高而产品体验却不佳。”
记者走访市场可见,一些装上简单预设程序的音箱、机器人,就敢冠以“人工智能”;一些自动化设备也偷换概念,被包装成人工智能。甚至有做内衣的企业,也炒作自己是人工智能。
阿里巴巴前CEO卫哲发文说,人工智能项目当中,“伪人工智能”比例可能高达90%以上。讯飞智慧医疗事业部副总经理鹿晓亮说,泡沫肯定存在。当下炙手可热的AI,“绝大部分的公司是圈钱的”。
二是技术发展跟不上产业化步伐,门槛太高难以迅速落地。业内分析,随着《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政策的发布,人工智能企业将朝着产业化的方向不断前进,这一过程中“优胜劣汰”的齿轮也将加速转动。
专家还认为,地方政府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同时,也要理解,只有具备人才、产业链等基础条件,才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否则,盲目上马人工智能产业将面临很多风险。
业界肯定“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建议营造更务实的发展环境。例如,引导技术与刚需结合;解决盈利模式;资金支持不宜全面撒网,加强结果导向的考核等。
网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