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批复同意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这标志着品牌战略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意味着中国品牌将成为国家“新名片”。值此,本报向专家、读者、企业发起调查采访获悉,超七成受访者认为国产品牌实力眼下整体得到提升。在上海,一批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消费类品牌正在迅速崛起。
沪15个品牌有全球影响力
这是中国首次以官方身份且是国务院级别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
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所长周元祝表示,中国品牌日的设立,将品牌放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这也体现了对中国本土企业的一种期待,希望优秀品牌能借机一带一路战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
周元祝说,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年营业额都是上千亿的,达不到这个能级,美誉度、信誉度都会受到影响。“当前上海年营业额达到千亿元以上的企业为15家,包括绿地、光明、上海医药等,约为全国的1/10,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他看来,当前,上海引以为傲的自主品牌不算太多,且大部分集中在金融、制造装备、能源等领域,但是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的转变,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消费类品牌迅速崛起。“老凤祥、恒源祥等一批老品牌在新机遇下拥抱变化,实现了突破。此外,像饿了么等新兴业态的品牌同样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周元祝说,“比如传统工业品企业,产销一体,长期面对市场,敏锐度较高;比如凤凰自行车,开始拥抱互联网;再比如和生活体验消费直接有关的杏花楼、王家沙、哈尔滨食品,他们回归南京路、淮海路核心商圈,在新消费中找到了契机,开拓了体验式消费的新商机。现在沪上也有一批规模上亿的餐饮品牌,他们单价不高,但却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他表示,随着消费升级,申城几十亿能级的品牌不断增加,集聚效应显现后,会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当前,品牌消费的时代已经来临,这让中国本土企业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他们不再只是低头拉车,而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和品牌。”
品牌日将为中国品牌“站台”
“中国品牌日”一经设立,不少企业立即“闻风而动”。据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透露,苏宁响应国家号召,已经启动并召集国产TOP品牌,打造“中国品牌日”,并且会在未来每个月的10日持续举办。
丁香园品牌部资深总监陈磊有着多年企业品牌建设工作经验。在他看来,设立中国品牌日是从国家层面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品牌,而从企业层面,陈磊感受到的是社会各界将不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国内企业和商家了。
陈磊坦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企业的自律性、产品竞争力以及社会责任往往落后,但近十多年,中国慢慢成长出了一批国际知名企业,企业品牌的建设也在摸索中。他认为,品牌日的设立有一种为中国品牌“站台”乃至正名的味道在其中,而另一方面,这对企业也是一种鞭笞,“鞭笞企业自身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为了百年企业的活力焕新,上海家化优化了组织架构,将“渠道驱动”变为“品牌驱动”,以品牌来驱动企业发展。上海家化表示,要把品牌打造成品类领导者,更注重消费者体验和感受,注重品质。目前,上海家化的产品线布局,按照市场的趋势,遵循消费者的习惯进行细分化、高端化、年轻化。目前,其业务覆盖美容护肤、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三个领域,旗下品牌包括十几个名牌。比如,美容护肤品中,“双妹”承接高端人群的彩妆市场。“茶颜”是承接年轻一代,追求时尚的彩妆消费者。
“打击山寨高仿”呼声最高
民众对如今的国产品牌有何认知度?在生活里接触的众多品牌中,哪些会让人肃然起敬?哪些可以被称为“中国品牌”?本报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百姓对于国产品牌的好感度正与日俱增,75.27%的受访者认为近年来国产品牌整体实力有所提升。
调查显示,在众多消费领域中,国内消费者在购买服饰、家电、电子产品时最为偏好国产品牌,分别有40.21%、39.18%和27.84%的受访者选择上述三项领域。紧接着,国产品牌在食品、日化用品领域的口碑也较为突出。此外,有7.22%的受访者更偏好国产汽车品牌。
在被问到“与国外著名品牌相比,国产品牌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时,选择“产品的品质质量”的受访者达到75.26%。其后,在“创新创造力”、“售前、售后服务体验”以及“核心技术”方面,国产品牌被认为仍与国外领先品牌存在差距,依次有57.73%、55.67%、52.58%的被访者选择此三项选择。还有39.18%的认为国产企业品牌形象及宣传力度不够。针对中国品牌未来应采取的宣传策略,六成受访者表示“找准品牌定位,树立清晰的品牌形象”最为重要。与此同时,58.95%的受访者觉得应“增强品牌的国际竞争力”;55.79%和53.68%的受访者认为要注重“实现品牌创新”、“增强品牌意识的培养”。
提升国产品牌还需要外部环境配合与推动。在这方面,打假的呼声最高,有近八成受访者表示监管部门应“严厉打击山寨高仿”。另外,超过六成被访者认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亦亟待完善;选择“文化推广”和“政策扶持”的占到49.46%和43.01%。
本次调查中,每位受访者还写下了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品牌”。据记者统计,华为、小米、格力、海尔、大疆五个品牌依次位列前五。
此外按不同领域来分,被提及次数较多的品牌还包括———食品类:光明、老干妈、杏花楼、青岛啤酒;服饰类:回力、李宁、恒源祥;电器类:海鸥、金立、美的、联想;日化类:上海家化、百雀羚、大宝;汽车:上汽大众、红旗。
质量时代讲究“工匠精神”
“品牌建设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并与顾客建立信任的过程,”市经信委品牌经济专家概括道,内修实力、外修形象是品牌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他看来,中国品牌如今的国际地位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的体量并不匹配,归根结底,是国内企业缺乏品牌建设意识。
对此,该专家提出了三个观点。他认为,首先,企业应该把品牌看作一个传播工具。“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制造早就告别低廉劣质,可是很多中国产品,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产品因为品牌缺失或品牌知名度不够,成为产业链上微不足道的一环。”
其次,他认为,企业应该把品牌看作一个营销手段。“营销手段往往与业绩挂钩,其背后产生的是经济效益。”他就曾亲眼目睹品牌缺失的中小企业生存之艰难,“去国外旅游的时候我们经常看见中国游客争抢进口商品,但其实这些商品很多都是madeinChi鄄na,”他感慨道,中国有着“世界工厂”的美誉,但却不会让人联想到是“品牌大国”。
“速度与总量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亮点,但品质还是软肋。”他认为,内修实力,就是提高产品品质,要做的是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精益求精、创新创造、技艺精湛和珍视信誉等内涵,在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的就是高质量、高效率、高价值和高声誉,这些特质是企业实力的保证,也是品牌价值的源泉。
网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