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公告拟出售房产引发市场关注。同比看,今年拟出售房产的上市公司家数同比增加较多。仅今年3月份,非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中,涉及房地产出售的总金额已超过2亿元。
有的公司卖房有的买房
近日,三泰控股、深圳惠程、青海华鼎等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拟出售或转让部分房产。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以来,至少已有15家上市公司发布出售房产相关公告,明显多于去年一季度。
4月8日,三泰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售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42号的部分工业用地使用权及地上附属房产,涉金额1.69亿元;3月28日,深圳惠程公告拟处置公司名下的34套房产,估算总价约5021.57万元。去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升温,逾百家上市公司出售房产。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等专家以及多名券商分析师、资深会计师认为,对于31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总数来说,卖房产的上市公司虽然数量并不算惊人,但上百家密集卖房,并不完全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
“虽说一些交易是正常市场需求的房产买卖,但以卖房的方式提高企业净利润,通过卖房美化公司业绩、‘保壳’的投机现象肯定存在。”中国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研究规划部总经理付强说。
从表面看,上市公司公告显示的卖房理由大多类同,主要是为了盘活企业资产,增加流动性资金。如3月24日发布售房进展公告的科融环境称,补充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减少融资需求,降低财务费用等。但在客观上,卖房确实使部分上市公司实现了“业绩增长”“保壳”等目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卖房之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正在买入房产。如,步长制药在3月28日发布公告称,为解决员工住宿、用餐、会议等需求,拟以不高于1.8亿元的价格购买215套普遍商品房、108套地下储藏室、350个地下车库等。
卖房可让企业“转危为安”
为什么卖房可以美化报表?“如果房产是以固定资产名目入账,房产升值无法体现在报表里。”一位证券公司研究所研究员说,通俗来说,固定资产名目下,一套房子没卖的时候账上也许只记了200万元,但因为过去几年房价上涨,卖掉就可以得到500万元的账面资产,显著改善财务报表状况。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楼市的快速发展,使房地产成为市场可靠的“投资品”。房地产的升值,使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卖房迅速获取大量流动资金,不仅可以快速增加净利润、美化报表,对于一些主业不振的上市公司来说,甚至可让企业“转危为安”。
——为转型创造条件。如,主营服饰产品的希努尔,2016年就曾出售位于北京的房产,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4500多万元,使企业当季利润实现增长的同时,为企业转型电商营销提供了资金与空间。
——使上市公司账面价值迅速翻倍。如,青海华鼎拟出售的12套物业,账面值仅为976万元,评估价值已达3738万元,增值率达282.96%。
——部分公司靠卖房撑起收入“半壁江山”。如三泰控股2016年度营业总收入不过10.38亿元,如此次卖房交易顺利,即可获得约1.69亿元的收入。
——卖房“保壳”。*ST人乐因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2016年4月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在出售长沙天骄福邸物业项目后获得4.06亿元,最终在2016年度扭亏为盈,目前已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警惕资金脱实向虚的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就有逾百家上市公司出售房产,转让金额超20亿元。Wind资讯截至13日的统计显示,去年有116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不足千万元,不抵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部分地区一套住宅的总价。
专家表示,目前的情况下,不能给上市公司卖房下“投机炒房”的定论,但楼市高企显然吸引了各方大量资金,也吸引着上市公司的资金在楼市里进进出出。如果此类事件大量发生,会导致资金脱实向虚,不利于经济发展,需要警惕。
“上市公司卖房现象一方面反映的是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另一方面反映楼市价格虚高。”深圳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陈绍霞说,楼市非理性繁荣会诱使部分上市公司偏离实业,形成资金脱实向虚的风险。
而且,为了获得更大的业绩,上市公司卖房活动还有可能产生“灰色空间”。业内会计师认为,上市公司有可能与评估师合谋,在公司需要时,做高房地产估值,以获得更好的售价,“助力”业绩增长。
陈绍霞建议,监管层需要做的是把资本市场监管做好,打击市场中各类违法违规的投机行为,并通过IPO常态化等方式,让“壳”资源失去价值,通过多种方式引导资本市场回归价值投资,使上市公司能聚焦主业,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另一方面,专家建议从房地产行业入手,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目前,一些积极信号正在显现。3月份以来,包括京广等众多热点城市都出台了新的限购政策;去年以来,IPO常态化等资本市场规则不断完善,楼市、股市形势都有所变化,上市公司卖房现象也将有所变化。
网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