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今日起,本报将聚焦市民身边的典型人物。入选的典型人物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市民朝夕相处,亲切感十足。这些人物均由广大市民推荐产生,他们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身边的人传递着正能量。于平凡中彰显伟大,这些获得市民点赞的身边人,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口碑。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敬佩他们。
守着徐汇区最大的菜场里最好的摊位;卖鱼的生意从1992年一直做到现在;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卖出七八百斤鲜鱼,来上海打工十多年的卖鱼郎杨晓月愣是没挣到钱。
钱都去哪了?杨晓月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整天围着鱼摊忙里忙外,也没啥特别的爱好。种种围绕杨晓月的问题,熟悉他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原来,在做好事上杨晓月是田林有名的“大手大脚”,为社区里的困难家庭免费送鱼,他一送就是十几年,常常还自掏腰包捎带些米面鸡蛋。加上他坚持诚信经营,从不缺斤少两,积少成多,小本生意自然也就挣不到钱。
挣不来钱,杨晓月还是干得乐呵呵的。在田林街道的宜山菜场,这位大家交口称赞的好街坊好邻居,和记者讲述了自己不一样的“生意经”。
一封“求助信”开始的善举
2002年春节之前,田林五村居委会的董书记拿到了一封特殊的“求助信”,写信的人正是杨晓月,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希望居委能提供一份小区特困户名单,他负责每周免费送鱼上门。
拿着“求助信”,老董找到了杨晓月,一番攀谈之后,事情的原委才逐渐清晰。杨晓月老家在安徽著名的鱼米之乡芜湖,他是家里老幺,17岁时就和二哥到上海闯荡,睡过火车站,在工地上打过工,最终在老乡的指点下,做起了卖鱼的生意。生意刚上正轨,攒下的一万多块钱还没有捂热,杨晓月就想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有天收摊后他路过居委会,无意之中看到了居委会门前的小黑板上“好心人捐助社区特困户”的信息,杨晓月就萌生了送鱼的念头。
送鱼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起初居委会考虑杨晓月刚在上海立足,只给他找了六家困难户,杨晓月自己还不满意,东奔西走打听到了另外四户,凑足了十户人家,每周为他们免费送鱼上门。从2002年第一次送鱼开始,杨晓月就给自己立下规矩———要送就送最好的鱼。田林五村的特困户张老太就是其中一位,张老太今年80多岁,和患有智障的女儿住在一起,靠着退休工资和救济生活,用钱的地方又多,平时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9年前,母女搬来五村之后,杨晓月就开始给他们家送鱼:河鲫、花鲢、鳜鱼、鳊鱼……不仅花样翻新,每次送来的鱼都是又大又新鲜。逢年过节,杨晓月还自掏腰包买些鸡蛋米面一起送上门。送了一段日子,居民们才知道,杨晓月家里的条件也不好,两口子和哥哥一家租住在只有一室半的老公房里,每天早上三点出门进货,一直要忙到晚上才能喘口气,每个月挣了钱还要寄回老家赡养老母亲,用来做善事的都是辛苦攒下的血汗钱。杨晓月的善举打动了不少居民,他再次上门送鱼的时候许多人都婉言谢绝。已经行动起来的杨晓月不打算停下,和居委会合计之后扩大了送鱼的范围,除了对几户特困家庭坚持每周送鱼之外,把给其他人家送鱼的时间集中到了五一、十一和春节等节假日里。
讲起自己的善举,杨晓月没有觉得自己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身边的同行一个个忙着攒钱置房买车,也有人替杨晓月算过,要是不送鱼,他在上海早就能买下几套房子了。杨晓月很淡然,在他眼里,一条鱼值不了几个钱,却让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者经济上困难的家庭,深深体会到了社会大家庭互相关心、互送温暖的至爱,这种关怀比什么都重要。
诚信经营换来金牌口碑
两条看似一样的活鱼交到杨晓月手里,一看一问,几秒钟的功夫,哪条是野生鱼、哪条是人工喂养鱼,哪条鱼吃的是绿色饲料,哪条鱼靠激素催养,他心里一清二楚。
从小在鱼米之乡长大的杨晓月对于河鲜“门槛精”,丁点的小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有了这样的本领,是以次充好获取更大利润,还是老老实实做诚信生意,取决于杨晓月一念之间。面对这样的考验,杨晓月没有迟疑,他选择了一条对得起自己良心的生意之道。
1998年起,市场里混进了不少“柴油鱼”,出锅后气味刺鼻难以下咽,一次无意发现之后,严控进货质量就是杨晓月最上心的事情。他和批发市场的老板有个约定,只要有品质好的鲜鱼,不论什么时间都可以给他打电话。一次批发市场里进了水库养殖花鲢,杨晓月一天之内不分昼夜地往宝山赶了五六趟,直到自家装不下了才罢休。
有人说杨晓月“傻”,因为他对于鱼的品质已经到了严苛的地步,尽管现在他凭眼睛、凭嗅觉就能看个差不离,但他还是对每批次的鱼进行抽查,挑出一条鱼来不加葱姜料酒、不加任何调料地清蒸。如果鱼的质量出了问题,杨晓月会选择自己花钱买教训,直接处理掉整批鱼,从来不会降价出售。
曾经,缺斤少两是卖河鲜商贩里通行的潜规则。一斤四块五的进货价,鱼贩零售价就卖五块,缺斤短两之下顾客看似得了实惠,实际每斤最少被加了两元的价钱。最严重的时候,不少鱼贩利润大部分都是这样赚出来的,“不合群”的杨晓月自然成了同行们的“冤家”。有人曾往他的鱼池里撒洗衣粉,毒死了一池活鱼;在梅陇,鱼贩子纠集了许多人,带着几十把刀将他赶出了市场,相比之下,其他人的冷言冷语、谩骂已经算不了什么了。
这些都没改变杨晓月诚信经营的初心,他牢牢地记得,母亲在他来上海之前教导他要“诚实做人、重承诺、行善事”。
做好事的人从来不孤单
有一张小纸条,杨晓月在身上一放就是十年。
纸条上的内容平淡无奇,记录的是宜山菜市场季淑余经理家里的地址。而这张纸条,是当初季淑余退休的时候,杨晓月苦苦哀求才要到手的。
杨晓月说季淑余是自己的恩人,没有她,自己的善举坚持不下来。起初,他的鱼摊只有5平方,缩在菜场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得知杨晓月送鱼的事情后,逢年过节季淑余也会自掏腰包买米买油,和他一起探望困难户,几年的了解下来,季淑余在退休之前做了一个决定:“把市场里最好的摊位租给杨晓月。”
这个决定不仅震撼了杨晓月,也震撼了不少商贩,那段时间,季淑余家里比菜市场还热闹,各种闹事的人络绎不绝,但她没有丝毫动摇。面对杨晓月的愧疚,季淑余只有一句话:“决不能让好人吃亏。”出于感恩,杨晓月要来了季淑余家的地址,季淑余却从没让他上过门。
“做好事的人永远不孤独。”坚持了十多年的善举,杨晓月感触最深的就是身边永远有人一路同行。当初,为了圆母亲的心愿,杨晓月就跟出门打工的小伙伴商量修路,他自己带头捐款五万给老家的村里修水泥路,消息传出,村民们你三千我五千地凑钱,还有两位在外打工的老乡和他一样每人捐了五万元,筹满了修路所需的费用,“只要我走出了第一步,加入进来的人会越来越多。”
街坊邻里现在是杨晓月最忠实的拥趸,有时候遇到难讲话的顾客,还没等杨晓月解释,邻居们就七嘴八舌地替他说话了,让杨晓月心里格外温暖,也有曾经接受过他“免费鱼”的老街坊,特别念旧,给了杨晓月坚持下去的动力。
如今,杨晓月加入了社区里的田林新上海人计划生育协会“螺丝钉”志愿者服务队,和社区里的新上海人一起,争做文明徐汇代表人物。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手做公益。为老服务,扑灭火灾、照顾邻里,杨晓月和螺丝钉的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网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