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找商家...
崇明外卖
崇明休闲
崇明旅游
崇明修身
崇明消费
崇明生活
崇明公事
崇明名企
我想要看信息...
新闻资讯
工作生计
游玩问道
会员活动
直播娱乐
业务合作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讲述崇明广播电视台到融媒体发展的历史

2020-07-13 12:46    上海崇明    评论:0    浏览:890
分享到:
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从嘉乐弄3号到一江山路511号,你想了解的崇明媒体发展史全在这里。
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传播社会正能量,讲述崇明好故事。今天,崇明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小禾,给大家带来一个“特别节目”~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当前,在“四史”学习教育这个必修课上,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学习中坚守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们同样需要了解崇明媒体的发展史,今天的特别节目《从嘉乐弄3号到一江山路511号》,我们邀请到了崇明老一辈媒体人咸海荣老师,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深情讲述崇明媒体的发展历程。

记者小禾:咸老师,您好!欢迎您“回娘家”来!您工作的近50年,几乎是见证了崇明媒体发展全过程,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几十年的殚精竭虑,您对崇明新闻媒体有着怎样的感情?

咸海荣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作为一名老广电媒体人回到娘家,分享自己亲历的崇明新闻媒体发展情况,我感到很高兴。近50年的时光,与崇明媒体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即使现在已经退休离开工作岗位,我始终为自己曾经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而感到自豪。

记者小禾:咸老师,您在岗位上的近50年,经历了崇明媒体发展的哪几个重要阶段?

咸海荣老师:从城桥镇嘉乐弄3号到一江山路511号,崇明广电媒体曾经历了广播、电视、报纸各自的发展阶段,如今广电报网合一,成为了现在的融媒体。1956年4月前有中共崇明县委收音站,1956年4月后有崇明县有线广播站,1984年更名崇明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3月更名崇明县人民广播电台,1993年11月挂牌成立崇明县广播电视台,1994年1月1日发行崇明广播电视周报(崇明报前身),2017年3月与区新闻中心合并挂崇明区新闻传媒中心,2019年9月16日成立崇明区融媒体中心则是这个家族的“后浪”。我1973年加入崇明县有线广播站,几乎是经历了这个家族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记者小禾:您说的崇明县委收音站,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非常陌生的,您能介绍一下当年收音站的情况吗?

咸海荣老师:1956年4月前的收音站,其实是县委宣传部为全县创办较早的13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建立的收音站,每个收音站配发一台木壳收音机,由专人负责,定时抄收气象,记录新闻,提供给乡、社干部,向群众进行宣传,从而指导生产。

记者小禾:听祖辈们讲,曾经崇明有线广播可是家家通响、户户知晓,当年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在各种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成立和发展了广播站呢?

咸海荣老师:崇明广播站从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以说是艰苦的爬坡时代。1955年以一台250瓦扩大机和2只万用电表起家,借用邮电局47.5公里电话线作为广播干线,又在草棚镇至堡镇一带自架广播支线102公里,建成县有线广播站,1956年4月1日,崇明县有线广播站正式开始播音。当时每天播音一次,2个小时,内容由1956年3月1日刚刚创刊的《崇明大众》报社提供。可以说,现在我们说的媒体融合,其实从广播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

当时的站址就设在县城内嘉乐弄3号,这是一座旧式2层楼,据老同志说,那时候的播音室仅是一间用硬纸板隔出来的旧房间,直到1968年才建成一间有简陋隔音设备的播音室。

后来,1977年4月27日启用了人民路30号新建的三层广播专用楼,里面有规范的隔音设施的演播室、播音室,还有通风良好的机房、发电间,战备地下室,当时可算是上海郊县一流的专业广播楼,所以一时间全国各地不少县广播站都来我们站参观。


从1957年在堡镇建成第一个广播放大站到1974年全县28个公社、镇、场以及8个国营农场都建成广播站。1984年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总长上万公里专线传输广播网,1990年总长12722公里的广播线全部换成水泥杆、铜线(之前都是铁丝线、毛竹杆)。其中,遍及全县城乡的成千上万根广播杆、成千上万公里广播线的架设基本靠人力完成,站里的记者几乎都曾经在施工现场,协助机线人员参加过拉线、背线等工作,如果碰到台风来了,还会跟着机线人员去清理倒覆在广播线上的树枝。

记者小禾:广播站时期,我们的新闻记者人员配置以及工作情况怎样呢?

咸海荣老师:当时人员配置情况是很少的,第一任广播站站长由当时县委宣传部部长季永珍兼任,另有专职工作人员2名。我进站时的1973年,采编、播音人员共有17人。回顾那个艰苦的年代,我们宣传上最突出的三大困难,一是交通,二是设备,三是人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站里外出架设广播线的只有一辆卡车、两辆摩托车,记者外出到农村采访全靠公交,当时公交线路少、班次少,而且站头一般是沿环岛公路设的,只通到部分乡镇,如去不通车的乡镇,只能在附近站点下车再步行过去。如果到东西部偏远地区采访,一般都要住在镇上简陋的招待所,有时甚至要借住在农民家里。只有遇紧急采访情况,站里才会派机线驾驶员或开摩托车、或开卡车送记者去采访。

记者小禾:当年广播站都有哪些节目设置?

咸海荣老师:我进站前,站里自办了一档以摘录报刊新闻内容为主的15分钟文字节目,其他主要是转播上级台新闻和文艺节目。我进站后,除了一档时长30分钟的综合性新闻节目外,还增加了每周三档广播专题,分别是民兵青年节目、生产队长和农场节目。1979年起开办《崇明新闻》,每档15分钟,同时增办了广告服务节目。1986年3月改名为崇明县人民广播电台后,《崇明新闻》仍保留,还增设《今日论坛》、《本台评论》、《听众信箱》等,1987年新辟《上海经济区新闻》。此时,全台已形成新闻、专题、文艺、服务等较为完善的节目。


记者小禾:经历了艰苦的爬坡阶段,什么时候崇明广电媒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代?

咸海荣老师: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为崇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带来了良机。上世纪90年代起,崇明广播电视事业不负良机,奋起勃发,进入快速发展时代。崇明电视台1990年3月9日开始筹建,根据崇明岛地形特点,在东半部、西半部两处各建一座电视转播台:即南门台设在县城体育馆北侧;向化台设在向化镇的西边。1990年11月3日和6日,南门台和向化台分别建成并试播成功,覆盖全县。从此,全岛75万人民收看电视条件大大改善。

1991年初,崇明电视转播台开始试办电视新闻,同年6月26日崇明电视新闻正式开播, 1993年7月,经国家广电部批准,“崇明电视台”正式对外呼号,体制则与广播合二为一,崇明县广播电视台就此诞生。

1993年,在城堡两地开始建设有线电视网,当年有7000多户居民安装上了有线电视,能收看到12个频道电视节目,崇明电视台开始形成有线、无线于一体的格局,到2002年全县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


记者小禾:广电不负时代,为崇明宣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报纸又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咸海荣老师:《崇明报》在崇明广播电视奋起勃发中也小荷尖尖,勃勃向上。新中国成立前,崇明曾经创办过14种报纸。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崇明大众》创刊,1959年停刊。1994年1月1日,《崇明广播电视周报》正式出版发行,1995年1月1日,《崇明广播电视周报》更名为《崇明报》,成为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报。《崇明报》创办以来,按照周报特点,紧紧围绕中共崇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做到“大事不漏、要事不放、精心谋划、创造特色”,新闻内容、版面编排、栏目设计、报道质量等在上海区县报中名列前茅。


记者小禾:我们是什么时候迁址到一江山路511号的呢?

咸海荣老师:2002年4月28日,崇明县广播电视台从城桥镇人民路30号迁至一江山路511号,大楼内有装饰一新的广播、电视演播系统,配备完备的导播、制作系统以及报纸电脑编排系统。2004年,在区县台电视节目摄、制、播、控以及广播节目录制播出中,崇明台率先全部实现数字化。

记者小禾:2019年崇明区融媒体中心成立后,我们的媒体宣传平台有哪些变化?

咸海荣老师:区融媒体中心成立后,我们告别了新闻采集、生产、传播“单兵作战”模式,在统一平台上,统一调度下,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域覆盖”的新局面。如今,要关注崇明消息,你可以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抖音等多个平台上获取,可以说是“手机在手,消息全有。

记者小禾:您对我们的“后浪”媒体人有怎样期许呢?

咸海荣老师:人民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宣传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如今的崇明区融媒体中心“后浪”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坚持移动优先策略,继续提高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听了海荣老师的讲述,小禾深有感触,崇明广电媒体的发展史,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未来的每一天,从朝霞满天的清晨到夕阳西下的黄昏,崇明媒体人仍然要穿行在三岛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做一颗颗反射太阳光辉的晶莹水滴,把崇明三岛的改变和发展,以及70万人民的真和纯、善与美,用文字、图片、影像、声音,以心传心地投映到每一位受众的心上。

  • 联系人员:
  • 联系电话:
  • Q Q/电邮:
  • 微信手机:
  • 公司地址:
    *联系方式仅供参考,自行联系与本网站无关,请注意交易风险自行承担*
0 顶一下
如需发表您的回复,请先 登录 或 快速注册 。
评论总数:0

网友评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广告位

崇明广告展示
崇明广告展示
崇明广告展示

我要投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