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凭着“稻鱼共生”项目,上海江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今年新一批博士农场之一。神奇的“稻鱼共生”让水稻田在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的条件下,病虫害发病率大为降低,稻谷产量和品质都有保障。
合作社负责人黄国超几年前从浙江青田引进了稻花鱼。稻花鱼,又名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变种。顾名思义,“稻花鱼”就是“一种爱吃稻花的鱼”,稻田为稻花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鱼平时在深水区休息,饿了就在稻田浅水中穿梭吃稻花、虫子(稻飞虱等)和草(禾本科杂草),如此可有效减少水稻虫害和草害的发生。
另一方面,鱼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在这种“稻鱼共生”模式下,可完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也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那么,养鱼为何还能减少水稻病害?有专家推测是因为通过鱼的活动,增加了水体的流动,疏松了土壤,为水稻提供了更优良的生长环境。
黄国超是庙镇鸽龙村人,几年前刚接触农业时,他还只是“玩票”性质。“那时养一些稻花鱼种几亩水稻,只是为了送送生意伙伴和朋友。尤其是市区的朋友,看到崇明的农产品,欢喜的不得了。”
2018年,黄国超看到了崇明发展不打化学农药、不用化肥的“两无化”水稻的消息,他心想:“我的稻鱼共生模式,不就是标准的‘两无化’吗?”既然人人都爱绿色农产品,发展“两无化”水稻又是崇明今后的发展方向,黄国超便决定放下手中的生意,回到村里,一下子发展了数百亩“稻鱼共生”的水稻田。
有人说农业难赚钱,黄国超不服。他认真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和一般的“两无化”水稻种植相比,通过养鱼除草,节约了近三分之二的人力成本,亩产水稻可达到700斤以上,鱼在200斤左右,经济效益超过每亩1万元。“一亩1万元,100亩就是100万元,我看谁还说农业收益低。”
“稻鱼共生”项目收益可观,去年黄国超将面积拓展至1000亩,但他却主动做起了减法,把每亩稻花鱼的投放数量从原先的300尾下降至150尾。黄国超解释说,因为不用化肥农药,稻田里引来了很多小龙虾、螃蟹、黄鳝、鲫鱼等其他生物,他想给这些不速之客创造生存空间,营造一个更好的稻田生态系统。
此外,黄国超还在田埂上养起了白山羊,每2-3亩养一只羊,是田埂上最自然的生态“除草剂”。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螃蟹、鲫鱼和白山羊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一算经济账,利润要比单纯养稻花鱼还要高。
今年合作社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方向。黄国超发展农旅结合,推出了“张网捕鱼”、“浑水摸鱼”等多个项目,还发展深加工,把稻花鱼做成“糟鱼”,让购买者食用起来更方便。而真正的重头戏是推出了“稻田认养计划”,任何人都能以每亩6000元的价格成为稻田主人,平时稻田由黄国超管理,认养者可以随时来亲自参与农事活动,水稻收割时,所有产出都归认养者所有。
“凡是被认养的土地,我们都装上了摄像头,让每个顾客可以看到,我们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黄国超说道。黄国超和他的“稻鱼共生”项目,诠释了博士农场的真正含义,博士农场可以没有“博士”,但一定有技术、有创新、有情怀。
- 联系人员:
- 联系电话:
- Q Q/电邮:
- 微信手机:
- 公司地址:
-
*联系方式仅供参考,自行联系与本网站无关,请注意交易风险自行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