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说起农村生活,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还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景象,农民们每天都干着耕田种地、饲养家畜这些辛苦的体力活。但现在,手机成了中国农民的“新农具”,网络直播成了“新农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直播手段作为销售产品和促进业务发展的农民越来越多了,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农业经营主体转身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
农民变身“主播”
见到王高磊时,他正戴着太阳帽,拿着剪刀,穿梭在田间地头,“像这样一个枝丫结了两个果子的,另外一个肯定要去掉,千万不能舍不得,否则果子长不大。”
操着不算标准的普通话,王高磊对着手机镜头卖力地讲着。2个小时后,这一场直播结束,王高磊共收获了粉丝500多人,这让他很兴奋。
求关注、求点赞,最近几个月以来,直播成了王高磊的工作重心。“感觉自己还挺像个主播的。”王高磊笑着说。而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在新河镇种植有200多亩桃树。
“变身主播”是新冠疫情带来的触动。按照往年惯例,合作社约有三分之一的桃子将运往上海,在各类果蔬展销会上售卖。而今年因为疫情,展销会活动可能会被取消,桃子的销路让王高磊犯了难。互联网在此时成了救命稻草。
“充电”成为常态
直播,对王高磊来说并不陌生。“我自己很早之前就看过人家的直播,也买过直播的产品,挺有意思的。”虽然直播看起来很欢乐,但真正做起来,背后要准备的工作却不少。
“计划可以写满整张A4纸了”,王高磊笑着说。首先是要确定直播的主题,这很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观众的多少。实际上,每次直播前几天,王高磊都会翻阅网友的留言,逛逛网上的热点,以此来确定一两个最可能火爆的主题。
“桃花美景、剪枝的技巧、制作黄桃罐头……”翻看了王高磊的随身笔记本,上面分条列项地记录着他制定的主题。“一般生活小技巧类的最能吸引网友,比较实用。”摸索了一段时间后,王高磊得出了自己的经验。
确定好主题后,王高磊还要写好具体内容。以制作黄桃罐头为例,王高磊在下面清晰地附上了制作步骤,有些地方还“挤着”写上了注意事项,这是王高磊多次修改留下的痕迹。
之后,王高磊还需要提前踩点。王高磊的直播一般都选在室外进行,大到天气,小到网络信号,都需要王高磊一一操心。
“一场直播通常要2个小时以上才会有效果,之前有一次直播前没有留心,差点手机没电关机。”因为直播过程中有过各种各样的失误,所以王高磊会在计划中给自己加上几条小贴士,类似带上充电宝等用来提醒自己。
成长贵在坚持
“亲们,今天来教大家分辨桃子的种类。知道吗?其实,桃子大约有几十个品种。”镜头前的王高磊总是看起来架势十足,掌控一切。但一开始却并非如此。
“刚做直播,真是很尴尬的。”王高磊说,尴尬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话讲。“一两句话把内容都讲完了,接下来就不知道说什么好。”
而镜头里的尴尬在观众眼里会成倍放大,时间一长,自然没什么人气。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王高磊的直播间里只有几十个人在观看。
应对尴尬,王高磊尝试过“音乐逃避法”——用音乐来代替人声;“喋喋不休法”——重复说相同的内容;甚至还试过“消失法”——人直接离开镜头,但效果都不理想。
“其实,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向大家宣传我们的产品。”最后,王高磊选定了用互动来缓解尴尬,实验下来效果最好。
“在介绍的过程中,时不时地会与网友互动一下,这样一来既有话说,又能了解网友想法。也许下一秒就会看到新的ID进来,所以一定要积极进行互动。”
疫情发生后,直播火了,上百万人在直播,有时候网友可能只有几秒钟的停留,看看就走了,竞争非常激烈。但尽管如此,王高磊还是竭尽全力。
坚持总会产生奇迹。一段时间后,王高磊的直播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了2万,拥有粉丝1000多人。前段时间,王高磊又尝试着进行了一次预售,一下子就有200多份订单。
“订单虽然不算多,但打开了销路,我们的桃子品质有保证,我有信心,顾客尝到后,订单肯定会源源不断地来。”王高磊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实际上,在崇明,像王高磊这样的农民正越来越多,他们做主播、拍短视频,想尽一切方法吸引顾客,留住顾客,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他们对农产品销售渠道开拓的新思路:不再看天吃饭,等客上门,必须走出去,主动出击。
- 联系人员:
- 联系电话:
- Q Q/电邮:
- 微信手机:
- 公司地址:
-
*联系方式仅供参考,自行联系与本网站无关,请注意交易风险自行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