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你知道吗?孩子们喜欢美国队长,我就把美国队长织到了土布上,他们可开心了!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愿望,我希望他们能在土布产品创作上有无限可能,希望他们能织出有时代特色的崇明土布。”
说这番话的是崇明的“布痴”何永娣,她是一个土布收藏者。两年前,她开设了“上海崇明永娣土布传承馆”,开馆之余还有个梦想:“把崇明土布这项手艺和文化系统化,编辑成书、进入课堂。”
如今,何永娣的这个梦想实现了——在各方努力和支持下,目前何永娣已打造了“何以为衣”土布课程,把土布文化带进了课堂。
做成产品和商品才能“活性传承”
何永娣七八岁起开始学织布,收藏崇明土布则始于2000年。收藏的土布渐渐堆满了她家的四层小楼,两年前土布传承馆开业,她有了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收藏,到目前为止,她收集了近500个品种、10000多种花色共25吨土布。
“其实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崇明的妇女还是织土布的。在崇明,45岁以上的女性基本都织过布。土布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更寄托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何永娣说,“土布有着很强烈的时代感,每一种纹样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从开始收藏土布起,何永娣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土布接轨当代生活。“这种接轨,除了把过去的土布拿出来展示,我更看重的是能否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将土布文化传承下去。”
近年来,因为对土布的收藏和研究,何永娣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大家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设计、服装、家居、茶艺等不同行业,但对土布的喜爱同样浓烈。在交流中,我们碰撞出很多火花和合作的可能性。”
于是何永娣开始尝试设计,她认为只有把土布制成产品和商品,才能让土布得以“活性传承”。很快,她设计的土布作品便开始在圈内崭露头角,如今,在“D&DEPARTMENT”、上海小资咖啡馆“De Shanghai”等品牌中都能见到何永娣的土布作品和相关文创产品。
何永娣对记者坦言,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她注意到传统民间艺术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和喜爱,另一方面,她也发现仍有不少人对民间艺术存在误解和偏见:“仍有人觉得,传统民间艺术一定是‘土’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在我看来,传统民间艺术领域相对应的教育环节缺失,是导致误解和偏见存在的重要原因。”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何永娣开始与崇明本地的中小学合作开展土布文化讲座及土布体验课程。经过一段时间尝试之后,她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终于设计出了土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何以为衣”,并和本市相关课程研发机构共同筹划,将项目落在了位于松江的上海赫德双语学校。
带着学生到田间上一堂“土布实践课”
“何以为衣”以“土布”为主题,把土布文化融入到实践中,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何永娣提供原创课件和教材,并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课程诞生的台前幕后。最终,项目资料将会无偿分享给更多愿意从事民间艺术教学的机构。
去年重阳时节,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中学部七、八年级学生第一次来到崇明“何永娣土布传承馆”,完成了从“采棉”到“织布”的一系列体验课。今年夏天,师生们再次来到土布传承馆,开始为期数天的土布课程。
第一天,学生们认识了织机,分小组合作上机纺线,大家有踩枞的、有数格子的、有飞梭的,不亦乐乎。第二天,学生们跟着何永娣来到田间,摘了酢浆草、红枫、青枫、雏菊及各种叶子,通过拼接敲染把“大自然的色彩”留在了一片片土布上。
从何永娣口中孩子们了解到,枇杷可以把布染成紫红色,柿子可以把布染成棕色,樟树可以把布染成灰色,栀子花可以把布染成黄色,薯莨可以把布染成棕色……不同的植物组合起来,又可以是不一样的颜色。最后,学生们用自己染的布缝制香囊,带回家送给父母。
“孩子们见到土布后都惊叹,原来土布这么精美!后来永娣老师解释,土布的意思不是‘老土的布’,而是指从棉花到最后成品的制作过程完全都采用手工,不经历任何自动化机械加工。”带队的冯昆老师说。
短短几天的实践课只是“何以为衣”课程的一部分,更多的知识点被融入了音乐课、数学课、艺术课等课程中。比如,纺织技艺被融入了物理课,音乐课上学生们自创了《棉田之歌》,学校还专门开辟了一块空地种棉花。
通过各个学科的全方位浸润,孩子们渐渐知道了自己穿的衣服从哪来、衣服的颜色从哪来,对农耕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孩子们能够接受并欣赏崇明土布,令人欣喜,我也希望今后有更多人重视土布、爱上土布。”何永娣说。
- 联系人员:
- 联系电话:
- Q Q/电邮:
- 微信手机:
- 公司地址:
-
*联系方式仅供参考,自行联系与本网站无关,请注意交易风险自行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