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一个不起眼的乡间建材市场,也能变成“网红”景点?听上去不太现实,不过位于崇明三双公路上、港西镇北双村村委会南侧的建材市场,最近确实实现了这样的大转变。
秘诀在于建材市场靠马路一侧的7面巨幅墙体彩绘。这些墙体彩绘色彩鲜艳明快,有的画着蓝天白云下的向日葵田,有的画着郁郁葱葱的茂密森林,有的画着樱花盛放下的火车站,常引得来往路人驻足、拍照、“打卡”。
不只是这一处,整条三双公路沿线近来多了不少这样的墙绘景观,有的画在了新近砌出的白墙上,有的则直接画在沿路农宅外墙上,整条路仿佛建在画中,一路都是斑斓色彩,十足已是一条“网红路”。
一条马路“颜值”提升、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沿路农村百姓的环境整治行动自觉性、审美能力也在同步提升:大家更“要面子”了,宅前屋后不再乱堆杂物,各种影响美观的棚架也被逐步拆除。
“乡间马路是向外人展示乡村的重要窗口,是体现农村风貌的平台。通过增设沿路墙绘、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等措施,我们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意识到什么才是‘美’,进而去主动追求、打造‘美’,让乡村成为更浪漫的‘诗和远方’。”港西镇党委书记顾松兰说。
“3D墙绘”让人与景充分融合
崇明三双公路并不很长,也不够宽,一侧临河,两边种满行道树,是一条普通的乡间道路。以往,三双公路西侧有不少厂房和年代久远的围墙,看上去比较老旧,一些沿路农宅也有了些年头,外墙斑驳。
不过,从去年起,这条路开始“变身”了。由于三双公路西侧要修建宽2米的便民慢行步道,按照建设方案,步道距三双公路、距另一侧的民宅和厂房都要有2米的距离,因此三双公路西侧6米范围内的破旧老屋、废弃围墙等都被拆除了。为了统一景观,港西镇把沿路老厂房、老围墙统一建设后粉饰一新,还在部分区域新建了白墙黑瓦的围墙。
光有一堵堵白墙,虽不再有碍观瞻,但总归单调乏味,还需在墙上加上新的内容。“原先的公益广告拆除了,我们想画一些新的上去。公益广告的内容最忌‘口号化’,有些公益广告形式繁杂,既没有生活气息,也不够发人深思。”港西镇党委委员陈伟告诉记者,经过镇里相关工作人员“头脑风暴”,最终决定把新的公益广告统一为墙体彩绘的形式,既环保,又能保存较长时间,内容则定为“你好”系列。
“比如,第一个公益广告的主题被定为‘你好文明’,这个主题一语双关,既可以理解为‘你好,文明’,又可以理解成‘你,好文明’,既是引导文明之风,又是对文明行为的赞赏。”此后,镇里陆续推出了“你好,乡愁”、“你好,孩子”、“你好,动听”等9个系列的公益广告,用墙绘的邮票、胶片、奖状、五线谱等各种形式展现。
这组新奇的墙绘很快有了效果。有的行人从慢行步道上走过,会驻足凝神观看;沿路村民们知道这些隔离步道和村宅的围墙上画了“新鲜玩意儿”,也会去看看。“村里带娃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也有了新去处,可以在步道上走走,便走边看看‘你好’系列墙绘,可以给孩子们讲讲故事。”陈伟说。
受到这组墙绘的启发,今年港西镇在公路两旁、建材市场外墙上创新绘制了一些3D墙绘,三双公路的“颜值”被进一步刷新。镇里请来了UDS艺术事务所的听障艺术家,选定以“乡约港西”、“最美林荫大道”等作为主题进行绘画。从今年五一假期开始,艺术家们逐步完成打草图、上色等步骤,一幅幅景色各异、色彩斑斓的墙绘让原本土气、单调的建材市场顷刻间变得文艺起来。
这个艺术家团队的创始人胡士林表示,所谓“3D墙绘”就是让景观立体起来,让人和景有更充分的融合互动。比如,有的墙面上有不能移动的空调外机,绘制墙绘时就索性在墙上搭一个建在树枝上的立体小木屋,把空调外机藏在木屋里,既不影响墙体功能,又让景色变得立体。此外,这组画并不仅仅画在墙上,在墙边地面上也画上了数米宽的“地绘”,行人游客站在墙边即可自然融入画中,毫无隔离感。
“实用”和“美”不可兼得?未必
在布置这些墙绘的过程中,港西镇的干部们渐渐发现,墙绘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让马路美丽起来,也把沿路村民对于“美感”的要求、对于环境面貌改善的行动自觉性都调动了起来。
去年年中开始,港西镇开展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在于清理杂物、清除垃圾、清洁水体、整治乱搭乱建、整治道路环境、倡导花宅花房建设,计划到今年9月底完成全镇范围内的宅前屋后整治,旨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不过一开始,这项工作开展得并不容易。“有些村民、村干部对整治工作不够重视,觉得‘一阵风过去了就结束’;有的推进工作避实就虚、避重就轻,难拆的鸡棚、鸭棚等不愿意去碰;有的觉得环境整治无非‘刷刷墙、修修路、种种树、保保坍’,都是显眼处的事儿,不显眼处无需关注。”港西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前,港西镇协西村1小队开始试点打造花宅花房,30多户村民中有4户人家不同意拿出土地用来种花。退休工人老薛说:“种这些花花草草干什么,我还要种点新鲜蔬菜,拿给在市区工作的儿子。”村干部多次上门给老薛做工作,村党支部书记黄玉娟连给老薛家种什么花都想好了,但老薛就是扭着头不肯松口:“你们村干部管东管西,还要管我在自家田里种什么?”
整治伊始,老薛的这种心态非常普遍。大部分农村村民,在“实用”和“美”之间,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实用——宅前土地能种蔬菜就不种花;宅后空地上宁愿把废旧农具堆满也不愿意扔掉些,只因觉得“万一以后有用”;有些人家早就烧上了液化气,但一旦走路路过树林、竹林,总忍不住捡拾枯枝回来当柴火,在宅子廊下一堆就是好几捆。
专门请人到围墙上画墙绘,原先在不少村民看来,就是典型的“不实用”。一幅幅画难道能当饭吃吗?
还真能。北双村村委会南侧建材市场内不少商户都发现,最近几个星期,南来北往驻足停留拍照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很多人还会专门开车拐进建材市场,看看逛逛。这个市场本来市口很一般,并非设在人流旺盛之处,如今因墙绘而引来了游客,这让商户们对接下来的生意有了更多期待。
不只是商户的看法在转变,村民们也在实打实享受着乡村变美的福利。家住港西镇协兴村定南8队的老杨,女儿前些年嫁到了上海市区,去年以来,亲家到崇明去的频率大大提高,只要一有时间就到崇明亲家家里小住。
“不仅是因为交通便利了,更是因为农村变得越来越美丽了。亲家公说,在崇明乡下不仅能够呼吸到纯净的空气,还能享受到如花似锦的乡村风景,怎么能不常来呢?”老杨欣喜地告诉记者。如今,他家院子里乱堆物现象没有了,还种上了各式绿植和鲜花,已成了一座“花宅”。
环境面貌的提升也为乡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北双村,三万多株月季、百日菊、绣球、樱桃、美国糖橘等十多种各类花果装点乡间,林荫大道墙绘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时下正值毕业季,专门从市区赶往北双村拍毕业照的年轻人也有不少,这让村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村党总支书记黄瑞华高兴地说:“村里人气越来越旺,中青旅、腾讯这样的大企业也找上门来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民宿产业等旅游项目蓄势待发,将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人们渐渐发现,“实用”和“美”其实并不矛盾——从某种角度来说,“美”也能带动“实用”。“比如宅前屋后环境整治,整治到位后窗明几净、院落清清爽爽,一定是美的,对于生活也会带来更多便利。关键是要让村民转变观念,激发他们主动开展整治的自觉性。
一面面美丽墙绘的诞生,逐渐让不少村民对环境整治有了新认识:关注了宅前不能忽视屋后,关注了‘面子’不能忽视‘里子’,如果说马路边的墙绘是乡村的‘面子’,那么一户户农宅的面貌就是乡村的‘里子’,只有两者一起美,才是真的美。”港西镇相关负责人说。
镇里干部“撸起袖子”搬杂物、清杂草
借着墙绘提升人气、转变村民环境整治观念的“东风”,港西镇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人居环境整治助力。
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钱从何来?港西镇去年和今年各安排了2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对各村环境整治的支持和奖补。
为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港西还建立起村与村之间的竞争机制,对各村的整治工作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验收,按月申报验收、按季度综合测评,根据考评成绩全年分四次下拨奖补资金,拉开奖补资金差距,第一名是最后一名的二倍以上,用以激励各村。
镇里对整治标准也进行了统一。比如,在杂物清理上要确保宅前屋后无乱堆物,生产生活确需的柴草、砖瓦、农具等要摆放有序,缸瓮罐等应瓶口朝下整齐堆放,其它长期不用的、破旧的、杂乱的杂物应及时组织清收,确保不影响观瞻。
农业生产垃圾、建筑垃圾应即清即除、禁止肆意堆放,农药瓶等废弃农资包装必须统一回收、集中处置。另外,村民还需清理整顿废旧、倒塌的房舍、各种窝棚、栅栏及其它影响村庄美观的棚架。
镇里还建立了镇、村两级书记抓环境整治的工作机制,全镇干部全部包片到组,每人联系1到4个村民小组,既参加镇级层面组织的集中行动,又参与联系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搬杂物、清杂草、运垃圾、理砖瓦……上班前、下班后,双休日、节假日,镇村干部也身体力行参与劳动。
此前,港西镇有两户屋宅相邻的邻居都不愿清理两户间一条宅沟内的垃圾,导致宅沟内杂草丛生,堆满了破旧家具、零碎砖瓦和陈年柴火。今年5月的一天,港西镇一名副镇长带着工作人员把这条宅沟清理得干干净净,这让这两户村民很不好意思,之后对宅前屋后环境整治非常配合。
在协西村,村干部决定先绕开老薛等4户人家,继续推进花村花宅工作。“这项工作本来就是以村民自愿为原则,好不好看效果。等花开了,我们再用事实说服村民。”黄玉娟说。
果然,等到第一批花开、准备种第二批花卉时,老薛主动走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还时不时问问各种花草的名字。
黄玉娟试探性地说:“你看现在花开了,好看吗?现在大家家里条件都好了,少种几棵菜能影响啥?宅前屋后种上花,家里美了,在市区工作的儿子回家也更勤快嘞!”就这样,老薛被说动了,也在自家宅子旁边种上了百子莲等花卉。
在协兴村里,以往有一个废弃池塘,因为很久不用,一些村民便开始在里面堆放建筑垃圾,成了“垃圾场”。此前,村里通过多次讨论,决定把这个废弃池塘改建成一个健身广场,还在边上画了一个长10米、宽2米的农具墙绘,画上描绘着村民劳作的场景,每个场景都以一个农具作为主题,起名为“九农壁”。
最近天气渐热,每天晚饭时间后,这个新建的健身广场上便陆续有村民前来,跳广场舞、聊天、健身的都有,好不热闹。“从‘垃圾场’变成‘九农壁’,这样的变化在全镇各处都在发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整治行动让镇里的马路更美、广场更有人气、屋宅更干净,让居住于此的村民和来此游玩的游客都更舒心。”顾松兰说。
- 联系人员:
- 联系电话:
- Q Q/电邮:
- 微信手机:
- 公司地址:
-
*联系方式仅供参考,自行联系与本网站无关,请注意交易风险自行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