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无论寒冬酷暑,总有一批批大学生和艺术家模样的“外乡人”往崇明港西镇北双村的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跑,他们有的是民间音乐家和爱好者,想去看看这个被圈内人津津乐道的音乐馆到底是啥样,有的是大学音乐系的学生和老师,不少音乐院校的硕博研究生都把那里当作撰写民间音乐研究论文采编考证的重要地方。
“很欣慰,这里收藏的中国民间音乐的实物资料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但我们还做得不够,今后还要想更多办法,让民间音乐在更广范围内传承。”阳刚民间音乐馆“馆主”、上海阳刚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刚说。
企业家喜欢往旧书摊跑
上海阳刚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刚是一个民营企业家,从小热爱中国的民乐文化。“有了一定资源后,我就想自己收集包括崇明瀛洲古调在内的民间音乐史料,为传承民间音乐做点事,既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也是对家乡和社会的一种回馈。”
“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瀛洲古调派琵琶”取南、北派琵琶之长,是著名的中国琵琶流派。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如今能演奏瀛洲古调的人屈指可数,曲谱也已流失不少。
为了搜集民间音乐史料,杨刚数年前开始“不务正业”起来,往返于国内各地的垃圾回收站、旧书摊、收藏品市场,寻找与中国民间音乐有关的实物资料。刚开始“寻宝”时,他还穿西装、打领带,一副企业家的派头,但渐渐的,他摸出其中的门道:“卖家一看你西装笔挺,开价就要高许多。”于是,他索性脱下西装,换上旧衣服,不仅避免了“挨宰”的风险,还能够随时随地去满是尘土的旧物中翻捡。
杨刚收藏了大量乐谱、音乐杂志、名家手迹、照片等珍贵文献资料,逐渐在这个圈子里有了名气。一次,他去一家旧物店买藏品,讨价还价之际,店主说道:“我这东西绝对好,杨刚你听说过伐,他在我这买了20多万的藏品了。”全然不知,眼前的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刚。
有时候,打动卖家的并不只是金钱。一次,杨刚从四川的“线人”那得知一本《瀛洲古调》曲谱在一位成都的老人手中,杨刚立即赶去成都,来到老人家中求购。老人深知这本曲谱的价值,认为他是文物贩子,一口回绝。杨刚无奈,只好对老人说:“我不是文物贩子,真的是想做一些传统文化的保护!”
求购无果后,杨刚不死心,在附近的小旅店住下了。等到第三天,老人带着曲谱找上门来。原来,老人核实了杨刚的身份后,决定将曲谱无偿赠予他:“你这么坚持,我很感动,也信任你。这本东西是应该回到它的故乡去了!”
重保护,更要有传承
除了对民间音乐保护之外,杨刚更看重传承。在他自己的公司内,他建了一座“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音乐馆创建于2008年,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内设陈列馆、资料库、研究室、办公室、排练厅、交流厅,还建立了网站。
阳刚民间音乐馆在参与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瀛洲古调的同时,还积极抢救、收藏有关民间音乐的各种乐谱、手抄本、手稿、影像资料和实物,目前共有各类藏品八千余份,尤其是江南丝竹、琵琶五大流派及广东音乐在近代以来各个时期的重要版本和相关的唱片、影像资料等,音乐馆已几乎悉数收入。
在港西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这些年阳刚音乐馆举办了各类讲座、音乐会、研讨会,开展乐曲排练培训等,这里还成了崇明青少年民乐教育传承基地,并与港西中学合作开展“民间音乐进校园”、“乡土文化进校园”等项目。
杨刚还邀请音乐家顾冠仁为艺术顾问,负责新江南丝竹音乐创作,由顾冠仁用崇明山歌中的音乐素材作曲、杨刚作词的描写崇明岛秀丽风光、崇明人民幸福生活的作品《清清洋山河》一问世就受到大众的喜爱。“第一次拿到乐谱哼唱出优美的旋律时,我不禁流下了感动的眼泪,音乐太美妙了,感觉又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洋山河河畔。”杨刚告诉记者。
音乐馆还联络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联谊会由江苏太仓丝竹、江阴顾山周少梅丝竹、苏州丝竹、南通新空间丝竹,浙江杭州古运河丝竹、上海老城厢长桥丝竹和瀛洲古调发源地崇明岛的瀛洲丝竹等组成,致力于开展江南丝竹文化的抢救、整理、传承、编创等活动。
以一己之力,花成百上千万元办一个音乐馆,这些钱花得值不值?“传统音乐文化也许并不如地上或地下的遗迹那么辉煌壮丽,但它通过口耳相传或行为聚集,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任何遗存所无法替代的。我会把这份事业一直做下去,希望让更多人关注民乐、喜爱民乐。”杨刚说。
- 联系人员:
- 联系电话:
- Q Q/电邮:
- 微信手机:
- 公司地址:
-
*联系方式仅供参考,自行联系与本网站无关,请注意交易风险自行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