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近日,记者从上海市委宣传部获悉,“十二五”期间,上海一直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26个,覆盖了2014年底前设立的209个街道乡镇。在“十三五”期间,上海将更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适应上海超大城市特点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布局更均衡,功能更完备,运行更有效。
文化、娱乐、健身全供应
走进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3000多平方米的清末民初建筑古色古香。青少年科技探索馆、武定书场、健身房、信息苑、合唱室、舞蹈室、公共图书馆……细数过去,一间间功能分区明确的活动室里,人气兴旺。据负责人介绍,每年来文化中心活动的总人次,可以达到50余万之多。
在文化中心的健身房内,记者遇到了挥汗如雨的陈鸣亮。他告诉记者,社区开设的健身房价格惠民而且离家也近,里面的设施不比专业健身房差。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至2015年,市体育局在有条件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建设“社区百姓健身房”125个,一般公益年卡收费在400元以下,让更多社区居民有机会到健身房参加锻炼。
与此同时,自2013年上海首批4家社区创新屋向社区居民开放,截至2016年1月,社区创新屋总数达79家,覆盖全市16个区县。创新屋在激发、引导社区居民创新热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在数量上增长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着如何满足市民更多元的文化娱乐享受,实现功能上的全面和专业化。
引入社会化、专业化管理
如今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备和完善。然而,光有了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管、用同步谋划,软件硬件同步推进。
城市草坪音乐会、国际艺术节“天天演”、“书香思南人文中轴”阅读推广、老码头爵士乐等一系列文化品牌,都是黄浦区在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方式上交出的满意答卷。为了引入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广泛吸引社会力量,黄浦区一些街道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实行直管模式、完全托管模式或部分托管模式。管理模式上的改变,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注入着更丰富的文化服务种类。
市文广影视局公共文化处副处长符湘林表示,2015年3月,上海正式印发《关于推进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方案》及配套参考文件,并在徐汇、浦东、嘉定、闵行等4个国家和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试点。之后,各街镇因地制宜选定了合适的管理模式,工作成效颇为显著,市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力争实现网格化覆盖
从2014年到2016年,市文广局一直在聚焦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每年新创作的文艺节目那么多,有多少能真正被老百姓熟知呢?”符湘林举例说,现在文化创作主体和受众需求无法真正对接,以后的目标是要实现老百姓点单式的服务模式。他同时提出,一些基层文化单位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群众反映,有的社区文化中心下午三四点钟就关门了,甚至双休日也不开。“文化中心在服务时间上,要灵活考虑市民上下班的时间安排,尽可能达到相互匹配。”符湘林表示,十三五期间,以上的短板都需要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尽快弥补和解决。
市委宣传部发改办副主任陈巧云介绍说,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只是基本做到了建制街镇的全覆盖,有的街镇或面积大、或人口多、或形状狭长,均等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不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硬件环境已经十分“高大上”,但如何吸引年轻人,开展各类接地气的活动仍需继续探索。
面对存在的问题,陈巧云表示,上海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各街道乡镇都建设至少1个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纳入市级做实基本管理单元的撤制镇,都建设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分中心,努力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格化覆盖。
- 联系人员:
- 联系电话:0
- Q Q/电邮:
- 微信手机:
- 公司地址:
-
*联系方式仅供参考,自行联系与本网站无关,请注意交易风险自行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