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网讯 马路市场要不要取缔?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怎么取缔?一“赶”了之吗?太多的事实表明,马路市场光“赶”不行,赶了也不一定能“了之”。崇明县堡镇达山路上就曾有一个马路市场,多次整治都没有长效,今年管理部门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秘诀就是给马路市场找到“出路”。
300米路百个摊位
日前记者来到崇明县堡镇达山路上。这是一条长约300米的东西向大马路,如今道路整洁,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经纬分明”。
但你能想象吗?半年多前,这条路的两侧,各有约150米的马路市场,人行道被各种水果摊位、小百货摊位、农民的蔬菜小摊位等占得满满当当,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周边居民在这肮脏不堪的环境里苦不堪言。行人只能走到非机动车道上,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在一起争道,险象环生,有时达山路甚至堵得水泄不通。
堡镇副镇长朱继刚告诉记者,老百姓往往对政府部门说的“历史问题”不太信任,但达山路马路市场确实是“历史问题”,也因此变得更难解决。2008年,在迎世博的日子里,原来通富路上的一些零星百货、五金、水果摊位,以及堡兴路上的一些乱设摊,需要找一个临时疏导点,“当时达山路上有一个闲置厂房,政府就租下来,疏导这些摊位。到了2012年兴堡菜场建成,卖菜的都搬到了兴堡菜场,留下来的百货、五金等摊位一看厂房内没有‘人气’,纷纷往马路上搬,还吸引了别的新增摊位,一时间达山路成了马路市场的‘重灾区’。”
整治前找好新“方向”
“鼎盛”时期,达山路上有成规模的马路摊位近50家,加上附近农民来卖自己种的蔬菜的小摊位,总的摊位有上百家,违章棚子40余只。属地政府开展过多次专项整治,但每过一段时间马路市场就会卷土重来,收效甚微。
今年年初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崇明县市政市容联席会议办公室以全县特定区域整治工作为契机,牵头堡镇政府、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组成了专项整治工作小组。
在此之前的2014年12月28日,同样是在达山路上,另一个市场——玉屏集贸市场开业,为马路市场摊位找到了新的“出路”。在前期的调研宣传过程中,鼓励摊贩入市经营,群众赶集归市。据朱继刚介绍,原本在临时疏导点,成规模的摊位每月租金300元。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如果马路摊位愿意搬进玉屏集贸市场,成规模的摊位在今年上半年免租金,下半年租金则不增反减,每月只要250元;当地农民摆小地摊,则免收租金。
“找到了‘出路’,摊贩也积极地想搬家,考虑到玉屏集贸市场的容量,我们规定2008年就进临时疏导点的摊位进玉屏,后来新增出来的摊位则分流到兴堡菜场,摊贩们对此也没有大意见。”
执法中无一起纠纷
有了第一阶段的调研宣传、摊位进入正规市场,第二阶段的集中整治和第三阶段的巩固完善,就变得顺风顺水了。
从今年2月底起,专项整治工作小组集中开展整治行动,对达山路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共取缔摊位百余只,拆除违章棚子40多只,清理垃圾约25吨。同时在达山路安装了机非和人非隔离栏,拆除了所有的非公路标志标牌,整治阶段,所有摊贩积极配合,没有发生一例不听劝告,不服从管理的情况,也没有发生一起因整治引起的纠纷。
为了克服“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整治行动结束后,由堡镇政府落实定人定岗固守与机动巡查等长效管理制度,随时发现、随时清理,巩固清退效果。
专家点评:马路市场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解决部分群众(摊贩)的生计问题和另一部分群众(市民)的生活问题,另一面则是环境脏乱、阻碍交通等负面价值。正因为具有这种“两面性”,单纯的取缔往往达不到真正的效果,“死灰复燃”是我们在这类城市管理问题上经常看到的字眼。崇明县堡镇在治理达山路马路市场的过程中,不再一味地“赶出路”,而是替摊贩、市民及政府自己“找出路”,不仅较圆满地解决了顽症,也将在未来节省政府本身重复执法的成本。
- 联系人员:
- 联系电话:0
- Q Q/电邮:
- 微信手机:
- 公司地址:
-
*联系方式仅供参考,自行联系与本网站无关,请注意交易风险自行承担*
网友评论